DAY7-1. 東本願寺、西本願寺
2008年跟團去京都的時候,幾乎只要再京都的行程都會經過東、西本願寺門口,記得當時其中一個本願寺的堂門正在維修,而我們的行程並沒有安排這個景點,就只是開車經過。第七天是我們在京都的最後一天,我們一早先把行李放在京都車站寄放,東、西本願其實就在京都車站附近,以路順來說先到東本願寺再到西本願,以徒步方式其實不遠,還可以順便逛逛車站附近專賣電器用品的連鎖店跟殺很大的藥妝店。
西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本山,正式名稱為龍谷山本願寺,為親鑾上人所創。最初於1272年創建於東山,後經歷多次戰亂遷徙,1591年第11任門主顯如得到關白豐臣秀吉支持遷至現址。豐臣秀吉在位期間,教團內部發生繼承人長兄教如與三男准如之繼承紛爭,1592年豐臣秀吉裁定第12任門主准如繼任,1602年長男教如得到德川家康支持脫離教團,在本願寺東側另創真宗本廟,形成東西對立局面。當地人因此習慣將龍谷本願寺稱為「西寺」(お西),通稱為西本願寺。
東本願寺為真宗大谷派的本山。淨土真宗在戰國時期信徒超過一千萬人,勢力相當龐大。政治考量下,1602年在德川家康的協助下,於本願寺(西本願寺)的東面,建東本願寺,扶持淨土宗的另一派門徒,以分化本願寺的實力。今天的東本願寺在江戶時代曾遭大火,於明治年間重建,其正門「御影堂門」被稱為京都三大門之一,高76公尺,寬58公尺,寺院內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的木造結構建築物之一。東本願寺裡面供奉著淨土真宗的創教人「親鸞上人」。
【參觀資訊】東本願寺(ひがしほんがんじ)
淨土真宗教派真宗大谷派
交通方式:從京都車站徒步5-7分鐘
參觀時間:3月-10月 5:50~17:30 / 11月-2月 6:20~16:30
參觀費:免費
官網:http://www.higashihonganji.or.jp/
阿彌陀堂門
阿彌陀堂門為切妻造,檜皮葺屋頂的四腳門,建築風格為唐破風,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唐門
京都塔
站在東本願寺就可以看到京都車站跟京都塔,真的很近,距離車站走路5分鐘的景點
御影堂門
東本願寺的御影堂高28公尺,為入母屋造,三門形式的二重門。與東福寺、知恩院並稱「京都三大門」,知恩院的三門建築在台階上,所以看起來會比東本願寺的御影堂門更加高大。御影堂門對面的分隔島上有一座巨型銅蓮花噴泉,兩旁都是銀杏樹,秋天的時候一整片黃澄澄的銀杏林一定很漂亮。御影堂門預計2013年要開始整修,想看的人記得要今年年底前去喔!
御影堂門上的龍形雕刻
被鐵網圍住還是可以感覺到銳利的龍眼
御影堂
東本願寺的建築物都非常巨大,御影堂寬76公尺,深58公尺,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之一。御影堂內部可以進去參觀,和式道場相當寬廣,氣氛寧靜莊重
御影堂近照
建築工法精細
手水舍
手水舍特寫
龍在吐水的手水舍,西本願寺也有一個,不過比較小一點
御影堂 & 手水舍
陽光打在御影堂的屋頂上,好像覆蓋一層白雪
阿彌陀堂修復中
日本真的是古蹟保存的典範國家,值得我們好好學習
阿彌陀門
鐘樓
廣場
廣場上有一群幼稚園小朋有跟老師來參拜~超可愛
御影堂門
跟知恩院的三門真的很相似
唐門
參觀完東本願寺,我們沿著烏丸通左轉五条通,一直走遇到崛川通再左轉就到囉!
鬱金香
得意的照片一張,拿來當分隔線。這是在西本願寺對面的全家便利商店旁的小花園照的
【參觀資訊】西本願寺(にしほんがんじ)
浄土真宗本願寺派
交通方式:京都車站前市巴士9號、28號、75號(西賀茂車庫行)西本願寺前下車
參觀時間:夏季5:50~17:30 / 冬季6:00~17:00)
參觀費:免費(書院參觀需事先預約)
官網:http://www.hongwanji.or.jp/
西本願寺崛川通外牆
阿彌陀唐門
東西本願寺的建築幾乎一模一樣,差別在於境內御影堂跟阿彌陀堂的位置左右相反,而且東本願寺的建築物一概比西本願寺略大。但我個人認為西本願寺整體的感覺比東本願寺好
總門
西本願寺御影堂門正對面是總門,古代西本願寺的應該不止於現在的範圍,總門過去就是西本願寺的門前町
總門與御影堂門
大家如果有注意到,我阿爸一直出現在我的照片中~~哈
門前町
西本願寺傳道院
為近現代建築風格,應該是大正時期巴洛克建築風格
御影堂門
青銅燈籠
崛川
快乾掉了
御影堂門上的燈籠
御影堂施工中
西本願寺的御影堂又稱「大師堂」,為單層建築,較東本願寺內斂一點,堂中供奉開山始祖親鶯聖人坐像
手水舍
手水舍特寫
這個龍形的手水舍教小,加上長方形的形狀,實在有點像浴缸
阿彌陀堂前的銀杏樹
據說這棵銀杏樹已有300年的歷史
阿彌陀堂
現存的阿彌陀堂式1760年重建,為寺內重要文化財。東西42公尺、南北45公尺、高25公尺,中央供奉阿彌陀如來木像,左右為中國跟日本的念佛祖師及聖德太子像
經藏
阿彌陀門
阿彌陀門特寫
阿彌陀門上的窗花
北小路門
本來會走進去是因為西本願寺竟然有附設幼稚園,想不到因此挖到寶
北小路通
唐門
西本願寺的建築反映了絢爛豪華的桃山時代的藝術風格。寺內的唐門、白書院、黑書院、日本最古老的能舞台等是日本國寶級建築物,其它還有壁畫、枯山水樣式的虎溪庭院等精彩景點。所以我們走進來看到這座雕刻精緻的唐門真的有賺到的感覺
唐門雕刻特寫
興正寺
【延伸閱讀】
DAY7-3. 道頓崛、心齋橋筋、Hop Chou a La Creme、本家章魚燒、千房大阪燒、夫婦善哉